×
公司新闻 法律法规 律师专刊

睿信动态∣杨俭律师“留置类案件申诉冤假错案的操作指引”

5/14/2025 9:36:25 AM   关注量:

一、法律依据与程序原则

1. 根据《监察法》第四十九条、第六十条规定,被调查人及其近亲属有权向监察机关提出申诉,原处理机关应在1个月内作出复查决定。对复查结果不服可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复审。

2. 申诉须严格遵循“监察程序优先”原则,需先穷尽监察系统内部救济程序,方可启动其他法律程序。


二、申诉路径选择

(一)监察系统申诉

1. 向原留置机关提交书面申诉材料,重点陈述留置期间程序违法事实(如超期羁押、取证瑕疵等)。

2. 对复查决定不服的,30日内向省级监委申请复审,需提供新证据或程序违法的法定事由。


(二)检察监督程序

1. 依据《刑事诉讼法》第十九条,向同级检察院申请立案监督。

2. 重点针对“留置转刑事强制措施”环节的证据合法性审查。

3. 可申请调取同步录音录像等关键证据。


三、关键证据收集

1. 时间证据:收集被留置期间的工作记录、通讯记录等证明特定时间线。

2. 程序证据:申请公开留置通知书送达记录、家属告知证明。

3. 医学证据:通过伤情鉴定证明存在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情形。

4. 证人证言:收集同期被留置人员的交叉印证证词。


四、特殊救济渠道

1. 人大监督: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交特别申诉(需人大代表联名)。

2. 诉讼衔接:对涉及财产处置的,可提起行政诉讼主张国家赔偿。

3. 信访复核:通过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平台提出复核请求(需附具新证据)。


五、实务要点提示

1. 申诉材料必须采用要件式写作,每项诉求对应具体法律条文。

2. 注意申诉时效:收到处理决定书次日起计算30日申诉期。

3. 禁止重复申诉:同一事由经两级监委处理不得再次申诉。

4. 专业辅助必要:建议委托具有监察法实务经验的律师制作法律文书。


1.jpg

上一篇:睿信动态∣杨俭律师“留置类案件公职人员如何避免职务犯罪风险?”

下一篇:睿信动态∣杨俭律师“留置类案件涉及国家秘密时如何辩护?”

滇ICP备17003036号